以時代視野放眼當下,設計已擺脫狹隘的行業(yè)邏輯,輻射到各個領域,衍生出多元化的設計可能性。在破圈生長的今天,設計憑借著跨界的影響力,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塑造我們的生活方式,決定我們的未來場景。
設計見眾生,在設計師以開放的胸懷和多元的格局的眼界服務大眾的同時,所有設計產物也在以其有味的內蘊反映眾生,詮釋什么是“造物有靈且美”。
上海國際設計周2021 All in Design 記憶博物館首期互動話題“設計·有味”已經開啟,拒絕模式化的尺度,激發(fā)個性化的訴求,創(chuàng)造設計行業(yè)跨圈互動的全新場景,呈現(xiàn)一幅設計的“眾生相”。
在這場全民的設計互動之中,我們希望把設計的視角投射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,尋找更多設計的棲身之所,關注每一個平凡的細節(jié),發(fā)現(xiàn)每一個因設計而不平凡的人生。
在“設計·有味”這個主題之下,我們希望激發(fā)越來越多的人思考這些問題:設計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怎么樣的角色,又以怎樣的面貌傳達著有味的內涵?
每個人的味覺都不盡相同,對“有味”的理解也各有千秋。我們聚集到了這么一群人,他們處在當打之年,用自身的高度和維度,丈量了中國設計的文化場域,在觀點的大熔爐中如魚得水,卻又從不忘記獨屬于自己的“有味”態(tài)度。
他們就是金梁中國設計獎得主,以別出心裁的案例,從不同的維度刻畫他們心目中設計的味道。一起走進這17位金梁中國設計獎得主的設計世界,領略不一樣的“設計·有味”!
*以下排名不分前后,按名字首字母排序。
獲獎作品·銀海泊岸
作為當代美學的探索者,設計師專注于當代菁英人群的生活方式,設計出一方能夠過濾塵世喧囂、沉淀審美個性的藝術生活空間。人生有限,風月無邊,無論是觸手可及的明媚陽光,栩栩如生的樹叢墻壁,還是銀河灰色的石磚地面,都足以慰藉居住者追求美好的心靈,過上一段最鮮活的人生。
獲獎作品·春華秋實售樓部設計
“春發(fā)其華,秋收其實,有始有極,愛登其質。”比起簡單地滿足人對居住的基本需求,設計師還看重公共空間的價值觀塑造,聚焦于關注人性、關注未來、去功利化三個層面,衍生出這么一個書咖風格的設想,即突出樓盤格調,又可以在小區(qū)建設完成后作為配套設施使用,從而營造樓盤獨特的IP效應。
獲獎作品·青鵡
青鵡,就像是一個個性十足的綠衣使者,把自然的那種華彩神韻、瀟灑寫意帶進了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。設計師以“青”為主色貫穿整棟別墅,卻也融入了各種恣意的色彩,讓穿梭其間的人們與生動的自然和安寧的自我不期而遇。
獲獎作品·巡檐共暖
花開花落,云卷云舒,變幻的是春夏秋冬,不變的是那顆涉紅塵而來,卻仍熱愛自然的心。在這里,一切都顯得那么隨心所欲,細雨入院,清風入茶。閑時還可以截取一段韶光,任“夏榻宵眠,面風欹枕,冬檐晝短,背日觀書”。
獲獎作品·徐州三盛君道中城銷售中心
鋼筋水泥褪下原始的粗糲,成為了設計師手中創(chuàng)意的土壤,塑造出不同的弧度和角度,勾勒出交疊的樓層,擺出了設計應有的多元態(tài)度。幾朵白云漂浮在行云流水的室內,游蕩于卷帙浩繁的書海,為整體空間注入深厚的文化氣質。
獲獎作品·三亞會所
濃郁的法式風情為整個設計注入了靈魂,復古的彩繪工藝、璀璨的燭臺吊燈、繁復的花紋布藝都讓人們仿佛回到了歐洲那個浪漫奢華的年代,又被科技的運用牽引回來。居住其間,夜可獨攬萬丈星河,晝可眺望世界之巔。
獲獎作品·天匯廣場嗨書吧三期
暖黃的燈光鋪灑而下,盛開的鮮花點綴其中,鼻尖是咖啡的清香,最適合暫忘塵世紛繁,安靜讀書。吊頂也做了別具匠心的設計,從大小不一、參差錯落的方盒子,到用鐵板做成飄舞的絲帶,都在靜謐之中打造出空間的靈動感。
獲獎作品·中天未來方舟G6組團
設計師打破空間的局限,在內打通所有的框架墻體,重新定義客戶的功能布局,于外設計簡潔開闊的落地窗,與每日的斗轉星移、潮漲潮落相近相親。貫穿整個大平層的裸感設計,也能在不經意之間,從石料和木材中感受天然去雕飾的原始之美。
獲獎作品·星美聚
這間仿佛置身于熱帶雨林的新加坡風情餐廳,用餐的桌椅之間仿佛都沾染著清新濕潤的水氣。低調深邃的黑色潛伏于背景之中,猶如新加坡文化那樣包容萬物;而富有生機的橄欖綠則生長其間,將異國濃情注入顧客的用餐體驗中。
獲獎作品·質樸·境界
中式是一種情懷,文化是一種感覺,質樸是一種境界。中國幾千年的文化,可以通過設計師之手,濃縮于一間房子里,又可以通過一卷詩書、一扇屏風、一件清供流露出來??此坪喖s的手筆,其實猶如寫意的潑墨山水畫,蘊藏著大千世界。
獲獎作品·人生九境:禪起由心生
古有人生九境:通達、曠達、深邃、超我、蒼茫、澄凈、超脫、脫俗、無常。設計師吸取其中的精神核心,以“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”的手法匯自然之山川、納草木之芳華,將東方韻味的雍容內斂與自然萬象集一室之內,讓顧客得以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“以清凈心看世界,以歡喜心過生活,以平常心生情味”。
獲獎作品·光之學堂
作為一個中小學生的教育培訓中心,安全占據(jù)了首要位置。空間內幾乎所有的暗角都做了弧度的處理,也讓原本有些清冷的空間多了一份柔軟和靈動。設計師還不滿足于人造光線,通過錯落的結構布局梳理出自然陽光的層次漸變,讓它們能夠毫無阻隔地照進孩童們的心靈。
獲獎作品·融變
東方禪文化和西式雞尾酒的邂逅,從這里展開。不過分追求,不刻意營造,氣氛就在燈影明滅之間彌漫,讓來往的旅人得以在質樸的安寧中趨于超然平淡,又在甜美的酒精中找回人性天真。俗言“禪茶一味”,但設計師告訴我們,雞尾酒同樣也可以與禪意解構穿插、糅合重組、交織再生。
獲獎作品·如斫餐廳
作為西式的餐飲空間,設計師卻大膽地采用了東方的氣質美學,將中國傳統(tǒng)手工藝和禪文化灌注于空間之中,給食客們呈現(xiàn)出“有品質的簡樸,有節(jié)制的豐盛”。高古的石雕和原木的運用穿插其間,營造出一種超越時空的神秘和浪漫。
獲獎作品·富春山居
古有自然淡雅且氣度不凡的《富春山居圖》,今有寬敞明亮而別有玄機的富春山居。簡約自然的社交空間能夠輕松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,而其旁設置的古雅茶桌則在現(xiàn)代的表面埋下文化的肌理,無愧于“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”。
獲獎作品·豪澤格芮酒店
希望給人們提供慵懶時光的酒店,雖居于喧囂又隱于市井,既不過分華麗也不拘謹做作。去風格化探尋自然本色,打破空間流行上的界定則是設計的初心。設計師把材料的呈現(xiàn)掌握手中,又把設計的感受留給受眾,讓他們有充足的余地去慢慢揣摩,細細領會。這個過程,即是在讀設計,也是在讀自己。
獲獎作品·大理洱海聽晨憶樹酒店
洱海邊一個安靜的小漁村磻溪村其實藏匿著一處人間仙境。這是一座可以住的美術館,來往的旅人能夠在日升月落中感受最純粹的美好,在蒼山洱海間做一場不愿醒來的夢?!吧胶0蹴缰溃帜旧胖?,直擊人心,安靜去欣賞就好。人只是山海間的一粒塵埃,建筑是自然的配角,不應喧賓奪主。繁瑣的造型反而減分?!?span style="color: rgb(227, 108, 9);">
風格、色彩、文化、筆觸、細節(jié)、結構……這些每一份作品的獨特屬性,無一不構成設計有味的一部分。
設計師通過這些元素述說自己的故事,抒發(fā)自己的情感,表達自己的觀點,呈現(xiàn)自己的態(tài)度,而每一個人也都可以在其間找到共鳴,和設計師一起沉浸于設計的豐富味道中,徜徉于生活的宏闊美學里。
生活見設計,設計見眾生。在設計這片天地中,ALL IN這場全民的設計狂歡,我們期待你的參與,和各行各業(yè)的人一同探討“什么是設計有味”:
通過以下的步驟,加入這場全民的設計狂歡:
掃描下方的二維碼,在提供的程序中上傳個人照片,輸入你的姓名和有味宣言,表達你對“設計·有味”的獨到看法,自動生成參與海報;
把生成好的參與海報發(fā)送至上海國際設計周官方公眾號后臺。
2021 All in Design 記憶博物館
等你JOIN IN!
其中有味道、有魔力、有溫度、有力量、有思想、有生命的有味宣言將獲得上海國際設計周準備的一份神秘禮物,并在今年12月中國設計師嘉年華的2021 All in Design 記憶博物館里上墻,共建設計之美。
還在等什么,一起加入這場ALL IN的互動話題,JOIN US,狂歡起來吧!
特約媒體支持